没钱可以炒股吗 掌门人完成交接棒 上汽集团的喜与忧

发布日期:2024-08-17 16:47    点击次数:123

没钱可以炒股吗 掌门人完成交接棒 上汽集团的喜与忧

  最近,上汽集团(600104)频现人事变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掌门人的交接棒——任职10年后,公司原董事长陈虹因到龄退休,辞去所有职务,继任者是他的老搭档王晓秋。

  王晓秋被寄予厚望。但在帅位交接之际,在国内车企销量榜上领跑多年的上汽集团突然失守月度销冠。根据公司公布的今年6月份的产销数据,30.05万辆的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5.92%,被比亚迪(002594)超过了约4.11万辆。

  “连续18年国内整车销量冠军”“连续8年整车出口第一”……在市场看来,陈虹留给继任者王晓秋的是一面荣誉墙,也是一道必须解答好的业绩增长题。

  十年磨七剑

  尽管失守月度销冠,但机构投资者似乎依旧对上汽集团的未来充满信心。

  6月份产销数据公布后不久,东吴证券给出研报,继续维持上汽集团的“买入”评级。在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化软硬件上的全栈布局,以智己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高端化以及持续表现亮眼的出口数据,成为其看好上汽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团前十大股东中,有9个股东选择增持,其中不乏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身影。

  在外界看来,上汽集团能牢牢吸引专业投资者的目光,离不开陈虹此前大刀阔斧的改革所带来的企业发展底气。

  时间回到10年前,陈虹接过帅位后不久,上汽集团就在行业内前瞻性地提出“新四化”的发展方向,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绘就这张发展蓝图的关键词是“创新”。在公司列出的实现“新四化”的具体实施路径中,就包括投入200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携手阿里打造“自我进化”的互联网汽车。

  按照设想,上汽集团以自主品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要抓手,以重大创新成果持续快速落地为驱动,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将逐步实现制造与服务并举发展,在品牌影响力、体系竞争力、体制机制灵活性上更进一步。

  对于创新,陈虹有着自己的坚持——能自己干的就不让别人掺和。有关“灵魂论”的表述被视作他的这份坚持的重要体现。彼时,在被问及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第三方合作时,陈虹直言不讳,认为如果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会成为灵魂,而上汽集团就会变成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集团)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数据显示,在陈虹执掌上汽集团的10年间,公司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累计获得有效专利超过2.6万项。其间,上汽集团围绕整车技术和关键系统技术,打造出“3+4”的七大技术底座,覆盖了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这也令其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在纯电、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径上全面布局的汽车企业。

  难阻的此消彼长

  时也,势也。

  随着创新血液的不断注入,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3年达到112.3万辆,较2014年增长了280倍。虽然踏准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浪潮,但陈虹治下的上汽集团却遭遇了以燃油车销售为主的合资车销量下滑浪潮的猛烈拍打。

  2018年,上汽集团创出上市以来的业绩新高,但转眼到来的2019年,公司就陷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前者降幅为6.53%,后者下降了28.9%。

  上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数据显露端倪。2019年,上汽集团旗下两大合资王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销量同比分别下滑了3.07%和18.78%。到了2020年,上汽大众的销量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4.79%,上汽通用则同比下滑了8.29%,而自2019年起,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年销量几乎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其中仅有上汽大众在2022年实现过同比6.35%的销量增长。

  2023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合计销量约为221.6万辆,较2018年的403.5万辆减少了约181.9万辆。

  这背后,是国内汽车销售格局在最近五年悄然生变。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411.1万辆,同比增长33.1%。反观燃油汽车,同期售出573万辆,同比下降13%。

  单月数据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今年6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85.6万辆,同比增长28.6%;燃油汽车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27%。其中,主流合资车企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27%。

  2024年前6个月,按照厂商零售销量排行,前五名中有三家为中国本土车企,作为合资车企的代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列第二、第五位。放在五年前,没有人敢想象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彼时,合资车企仍是推动汽车销量增长的主力军。

  但如今,自主品牌已然崛起。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自主品牌乘用车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的明显增量有关,而自主品牌的增长势头或将在未来延续。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数据预测,中国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在2025年将加速提高至60%。

  对于自主品牌的价值,上汽集团早有认知。在借助合资经历站至国内车企舞台中央后,公司已不满足于仅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想成为新的巨人。

  在这一背景下,荣威、名爵、飞凡、智己被一一推至台前。截至2023年年底,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到55.3%,较2014年增长18个百分点。今年前6个月,公司自主品牌销量达126.4万辆,占总销量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9%。

  但不容忽视的是,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的提高,是在合资品牌销量大幅下滑的基础上取得的成绩。从营收数据上看,自主品牌的此长未能填平合资品牌彼消留下的坑。2018年至2023年,上汽集团的营收下滑约为1574.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约为219.03亿元。

  “出海”迎来新挑战

  除了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陈虹治下,“出海”也成为上汽集团一张重要的名片。2023年,公司海外销量达到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连续8年保持整车出口国内行业第一。但这个第一的宝座也面临丢失的可能。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出口233.9万辆,同比增长31.5%。其中,上汽集团出口43.9万辆,落后于奇瑞集团53.2万辆的出口量。说来也巧,2017年,上汽集团正是从奇瑞集团手中夺走了整车出口第一的桂冠。

  更坏的消息来自大洋彼岸的一纸公告。今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实施临时反补贴税,其中对上汽集团的加征税率高达37.6%。加上欧盟现有的10%汽车进口关税税率,上汽集团旗下产品想要进入欧盟市场,需要付出的总关税或将达到47.6%。该措施一旦获得通过,新的税率将适用五年。

  对此,上汽集团作出回应:为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公司将正式要求欧盟委员会就中国电动车临时反补贴税措施举行听证会,进一步依法行使抗辩权。

  此前,凭借高质低价策略,欧洲成为上汽集团“出海”业务的主阵地之一。仅2023年上半年,公司旗下的名爵就在欧洲卖出了11.5万辆,同比大增143%。根据欧洲第三方统计机构JATO Dynamics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上牌数量为32.3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名爵销量超过23万辆,占中国品牌销量的比重逾七成。这意味着,每出口欧洲10辆中国汽车,就有7辆名爵。

  正因如此,有声音认为,关税提升对上汽集团海外销量的影响恐难在短期内消除。

  不过,上汽集团似乎已有应对之策。有报道称,公司正考虑在欧洲建设首座电动汽车工厂,西班牙、匈牙利、捷克均在考虑名单中。值得一提的是,与上汽集团争夺“榜一大哥”位置的比亚迪和奇瑞集团,也把在欧洲建厂的安排提上了议事日程。

倒闭后,她决定迎上这波戏谑的流量,聚集了几十个“精神股东”,有失业的讨薪者、房地产老员工、失意的餐饮老板。他们起初在凑热闹,等着围观麻辣烫倒闭,事情如期发生,反而成了真粉丝,觉得彼此都是倒霉的人。他们不断给王闪闪出主意,倒闭的“热点”随之被一次次制造。

  从油车到电车、从合资到自主、从国内到海外没钱可以炒股吗,陈虹用10年时间,打造出新能源、自主品牌、海外市场“三驾马车”,为上汽集团打开了发展新格局。但在掌门人交接棒之际,他给继任者王晓秋留下的既是宝贵的财富,也有难题——到今年年底,属于上汽集团的“连续18年国内整车销量冠军”“连续8年整车出口第一”两项纪录,究竟是“喜+1”还是被竞争对手终结,尚有不小的悬念。但退一步看,卸下王冠带来的桎梏后,轻装简行的中国汽车“一哥”未尝不会收获另一片天地。